会员注册申请
登录
网站首页
文章搜索
实用网址
科普视频
私人消息 (0)
公共消息 (0)
系统消息 (0)
好友消息 (0)
帖子消息 (0)
应用通知 (0)
应用邀请 (0)
人情原创文学网
»
游记杂文
» 行摄清迈17---我的名字叫做china
返回列表
发帖
lixia537
发短消息
加为好友
lixia537
(喧嚣~孔雀东南飞)
职称 【编审】
帖子
2006
兑奖分
1318621 分
QQ
451560908
微信
13405558834
1
楼
跳转到
»
倒序看帖
打印
字体大小:
t
T
发表于 2014-9-13 22:44
|
显示全部帖子
行摄清迈17---我的名字叫做china
我爱的人
,
china
,
我的家园
,
历史
,
商界
《挽歌》
文/霜白
田地消失了,换成了一片片规矩的楼房。
植物只留下听话的,点缀在坚硬的水泥中间。
许多鸟像许多星辰一样消失了,
瓦蓝的天空换成了灰白的雾霾之网。
老人们消失了,换成了一个个新人。
这是我的家园,它的名字还叫张庄。
我的童年在这里消失了。我要慢慢
把它挖出来,像煤一样点燃。
走在铁一样的城市,历史消失了——
许多古老的路名,换成了商界品牌的名字。
我爱的人都在变老,她们不能停下来
等一等我的爱。
所有经历着的都在消失。我要把心交出去,
在语言里刻下标记,绘出灵魂的地图。
挖掘机和搅拌机轰响,心灵的工地也在轰响。
点点的灯火掩映,请跟我重回故乡。
这曲挽歌是写给张庄的,也是写给城市的、历史的。
不是梅,点点却都是血色。
你捧出过春天给他们
经常会在草根博客发现一些打动人的作品,例如以上这首,打动我的只有两个字---张庄。在我的老家,也有一个叫张庄的地方(当然,它并不是诗歌作者的家乡),还有赵庄、王庄、小李庄......我知道,在中国有很多村庄都叫这样的名字,它是历史的产物,就像那时候吃大锅饭,穿模糊性别的绿军装,背军绿色书包、梳麻花辫一样,那是一个没有自我的年代,名字也大多雷同,张三、王二.、虎子、狗子.....叫着叫着,也没人记得谁是谁,在那个年代,我是谁,我是怎么想的那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温饱和每年的收成,没有人再想其他。
我们村叫王田,顾名思义住着姓王姓田两种姓氏的人家,赵庄姓赵、李庄姓李、张庄姓张,通常是这个庄的姑娘嫁到那个庄,或是这个庄的小伙子娶了那庄的姑娘,反正都在这个圈圈里打转,几年前回去,看见儿时的小伙伴都成家了,也娶的附近的姑娘,在他爷爷曾经盖过房子,他爸爸也盖过的那块地皮上,盖了自己的新房,门前有点闲田,家里种点花养条小狗,很悠闲,没有城市人的快节奏和压力,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幸福,当初想逃离就是这种宿命,不甘心一辈子困在一个地方生老病死,但在远离之后,在经历了种种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之后,我不确定当初的坚持是对是错,但是,见过海的鱼还会游回小池塘里去么,虽然它的内心已然沧桑。
都说人的一生当中有四个重要的时刻:洞房花烛夜;金榜题名时;久旱逢甘霖、他乡遇故知。出门在外,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,不管是认识不认识都要寒暄一番的,问问如今的光景,家乡的近况,对比今昔之变化,感叹飘零在外的岁月,若是故乡挨自己近,来人即使是隔壁村的也都拉着叫老乡,都欢喜,若是离家较远,只要是沾了一点点边,哪怕大到同一个省乃至同一片区,都能拉得上关系,在校园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同乡会,也仿佛因了这层关系没来由的添了亲近,走出国门,只要是中国人,都能让人鼻头发酸,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,这话一点不假。而一旦出去,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了,出了市,我是扬州人,出了省,我是江苏人,而出了国,我便是中国人。
前段时间招致国人愤慨的卢克索神庙被刻“到此一游”事件,沸沸扬扬之后终于尘埃落定,在中国遭此毒手的古迹、文物不在少数,但一旦此事搬到国外,那就是有损中国人形象的事,皆因别人不会记住是谁谁谁,他们只会说,是中国人干的,所以出国在外,一言一行都得注意,因为不单单是你个人行为,还是赔上国民素质为你的不良习惯买单,但写在纸上终觉浅,真正体会到自己是中国人,作为一名中国人的神圣感觉,还是在走出国门以后。
第一次出国,是去泰国清迈,在清迈去清莱的途中客车片刻停留,那时一个很平常的地方,几间商业店铺,卖的东西并无鲜明的特色,靠着起伏的山势有点儿花草,有一条人工的小池子,但当我们好奇地学着别人样,将脚放进池水时,却差点喊出声,那竟然是温泉,在印象中温泉应该是上面水汽蒸腾的样子,但可能因为当时的室外温度已达三十几度,温差不大,导致它看上去真的就像一条景观河,试问在扬州,你会把脚伸进景观池么,这就是我们诧异的地方,不收费,也不刻意的打理,倒是门口有生意嗅觉的,搞了一筐子鸡蛋,有游客泡温泉之前买了,农妇便将鸡蛋放在温泉水中,脚泡好了,鸡蛋也熟了(等等,我们的脚着怎么没熟的),泡过温泉之后异常舒坦,原来一路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的团友突然一下子全部沉寂了,舒舒服服一觉睡醒,神清气爽,想说的不仅于此,而是当时,很多旅游车前后停下,紧赶慢赶的人坐了一大堆,各种肤色,各种国籍,因为英语不好,又出门在外便羞于搭讪,倒是旁边的人挺热情的,他们和团友的对话我没留意,但他们因此知道我们是中国来的,到了客车司机规定的时间,我起身穿鞋,旁边有人大声的叫喊,直到人家来拉我的裙角我才知道,那是在叫我,而他们叫的是:china。也许,你不到那种场景中根本无法体会到我的感受,“china,”他们指了指相机镜头,然后站在我身旁合了个影,我不知道我的样子留在了哪个国家、什么人的相册里,但当他们偶然翻到相册,翻到这一张相片时,肯定会指着我说,中国。那时我已不是我自己,我是我们的民族,我们的国家,而我之前并不知道,也从未这样想过,我曾经说过很多次我是一个中国人,但深切地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意义,是在那一刻,那一刻,我的名字叫做china。
2014-9-13 23:08
2014-9-13 23:08
2014-9-13 23:08
2014-9-13 23:08
2014-9-13 23:08
收藏
分享
返回列表
[收藏此主题]
[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]
[通过 QQ、MSN 分享给朋友]